瑞士奢侈名表斯沃琪在8月15日的一则宣传操作,让无数中国消费者寒心,也让品牌形象岌岌可危。
当天,斯沃琪在宣传其ESSENTIALS系列时,发布的模特宣传图片中,模特明目张胆地用手指拉扯眼角,做出“眯眯眼”动作。这一动作绝非简单的造型设计,自19世纪起,欧美种族主义者就通过“傅满洲”等形象,将“眯眯眼”塑造成对东亚人的刻板歧视符号 ,饱含着对华人乃至亚裔的贬低与侮辱。斯沃琪作为知名国际品牌,拥有成熟的宣传策划与审核流程,这样的图片能公开发布,无疑刺痛了广大中国消费者的心。事件发酵迅速,国内社交平台瞬间被愤怒的声讨淹没。网友们纷纷在微博、小红书等平台发声,相关话题浏览量短时间内突破千万,“#Swatch眯眯眼辱华”等词条登上热搜。
消费者们认为,斯沃琪在赚着中国市场钱的同时,却做出这种伤害民族感情的行为,实在难以接受。大量投诉电话与邮件涌向斯沃琪客服,表达着消费者的不满与抗议。面对汹涌的舆论,斯沃琪在8月16日晚间发布致歉声明,表示已在第一时间在全球范围内删除所有相关资料,并对造成的冒犯和困扰深表歉意。但这份道歉被指毫无诚意,通篇未提及“歧视”二字,只是轻描淡写地称关注到模特形象问题。更让消费者愤怒的是,有网友发现,在声明发布初期,争议图片仅从中国大陆官网下架,欧美及港澳台地区官网仍保留着相关内容,这种区别对待,尽显品牌对中国市场的傲慢与轻视。
市场的反应是最直接的。电商平台上,斯沃琪相关产品销量断崖式下跌,部分店铺甚至出现零销量的情况;线下零售商也开始重新审视与斯沃琪的合作,有的暂停进货,有的调整专柜位置。不仅斯沃琪品牌自身受影响,其所属的Swatch集团旗下其他高端品牌,如浪琴、天梭、欧米茄等,也因“避雷清单”被牵连。斯沃琪集团股价更是剧烈波动,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暴跌88%,中国市场的动荡对其业绩影响巨大。此次斯沃琪“辱华”风波,绝非孤立事件。此前,也有部分国际品牌因类似不当行为翻车,如杜嘉班纳、H&M等。
这些事件反映出部分西方品牌对中国市场的复杂心态:既垂涎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,又放不下高高在上的姿态,甚至试图通过文化符号压制来维系所谓的“西方优越”。但他们显然低估了中国消费者的文化觉醒与维权意识。如今,中国消费者不再是盲目追捧洋品牌的群体,他们有能力、有决心捍卫自身文化尊严,用消费选择对不尊重的品牌说“不”。希望更多品牌能从斯沃琪事件中吸取教训,尊重每一个市场的文化与消费者情感,不然,等待他们的将是被市场无情淘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