耀世娱乐

上市29年的老牌险,今起停牌!11万股东心提到嗓子眼

发布日期:2025-08-08 16:17:01 点击次数:88

ST天茂12万股东的命运被押注在48小时内。

这家上市29年的老牌险企因年报“难产”濒临退#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#市,股价崩跌92%创历史新低。

控股股东突然申请停牌筹划“重大事项”,基金公司已提前将其估值砍至0.27元,相当于宣告退市死刑。

8月6日晚间的深交所公告栏新增了一条简短消息:ST天茂次日起停牌。

控股股东新理益集团递交的停牌函件,将这家距离退市仅剩30天的公司推向最后博弈场。

函件称停牌是为“维护中小股东利益”,未透露任何具体计划细节。

停牌前两个交易日,ST天茂股价罕见连涨4%,最终收于1.45元。

这微弱反弹难掩残酷现实,自7月8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以来,其股价已暴跌超40%。

若将时间拉长至4月底,14个跌停板将股价从9.3元发行价打至1.35元历史冰点,市值蒸发160亿。

退市倒计时的滴答声越来越响。

根据深交所规则,因未披露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,ST天茂若在9月6日前仍无法交出年报,股票将被强制终止上市。

目前公司仅称“部分信息需核实补充”,四个月未能完成的财报编制,引发市场对财务真实性崩塌的猜测。

危机的核心直指子公司国华人寿。

这家由实控人刘益谦于2007年创立的险企,曾是天茂集团的“现金奶牛”,如今却成吞噬资本的“黑洞”。

2023年国华人寿净亏11.55亿,2024年前三季度再亏6.71亿,保费收入连续下滑,2025年一季度同比暴跌24%。

现金流危机。

2023年国华人寿退保金高达206亿元,2024年前三季度赔付支出激增1619%至218亿元。

流动性枯竭导致偿付能力充足率骤降至84.78%,踩中监管红线。

投资端同样惨烈:重仓股广汇汽车退市浮亏6000万,九年持股新世界割肉离场再亏3亿。

控股股东刘益谦的资本帝国同步瓦解。

其通过新理益集团掌控的三大板块全面溃败:天茂集团退市在即,长江证券实控权被湖北国资接管,上海嘉佰道等地产项目深陷烂尾疑云。

这位曾豪掷2.8亿拍下“鸡缸杯”的资本大佬,账面浮亏已达14亿。

市场对停牌动机的解读趋于悲观。

中金公司给出0.8元目标价,预示70%下跌空间;汇添富基金更将估值砍至0.27元,较停牌前折价90%。

机构投资者已集体出逃:社保基金清仓撤退,QFII持仓从5.2%骤降至1.3%。

12.1万散户成为最脆弱群体。

Wind数据显示,98%股东持股不足10万股,人均持仓市值仅5.4万元。

若按基金公司0.27元估值计算,人均浮亏超10万元。

湖北投资者在股吧留言:“停牌前二连涨像回光返照,现在只求少割点肉”。

公司治理的溃烂加剧了危机。

总经理、财务总监、董秘三职由龙飞一人兼任,内控失效直接引发监管对财报真实性的质疑。

天眼查显示公司自身风险99条,关联风险超700条,包括证监会立案调查和深交所多次警示。

投资者维权行动已悄然启动。

上海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指出,2025年4月28日持股者可申请民事赔偿,需满足“买入-揭露-损失”的因果链条。

股盾网等维权平台开始登记集体诉讼,律师坦言:“若公司因经营困难导致审计受阻,索赔难度远高于财务造假案”。

行业视角下,ST天茂成为中小险企困境的缩影。

过度依赖短期理财型产品导致负债成本高企,低利率环境加剧利差损,满期兑付高峰直接压垮现金流。

同期面临退市危机的ST紫天,同样因年报难产被监管列入“高危名单”。

停牌公告中“不超过2个交易日”的时限,将最终宣判压缩至48小时。

根据安排,ST天茂需在8月8日21点前披露重大事项进展。

新理益集团持股比例达66%,若选择主动退市提供现金选择权,或可避免退市整理期的流动性踩踏。

现实障碍难以回避。

国华人寿核心偿付能力逼近监管红线,即便引入战投也需优先补足资本金。

刘益谦近期减持套现、质押率超60%的动作,暴露其资金链紧张程度。

浙江散户在股吧质问:“三块多时回购3000多万股,现在却要退市,钱去哪了? ”

法律层面,退市后的去向同样黯淡。

转入新三板需满足持续经营和信息披露合规要求,ST天茂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,更可能进入流动性接近零的“老三板”。

这意味着12万股东或将面临“股票变废纸”的终局。

截至停牌前,ST天茂总市值定格在71.11亿元。

这个数字不足国华人寿净资产的三分之一,显示资本市场已对保险资产彻底丧失定价信心。

深交所公告栏那句“维护中小股东利益”的停牌理由,在残酷现实中显得格外苍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