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2年,冯玉祥百年诞辰纪念之际,他的儿子冯洪志专程回国参加活动。消息传到邓小平处,邓小平随即发出邀请,表示愿意同冯洪志见面。事实上,冯洪志此次归国本就有意请求与邓小平会晤,并提出希望回国发展的设想,因而能收到主动邀请,自然格外欣慰。他携带家人前往,双方很快会面。
会谈中,邓小平主动忆及冯玉祥当年事迹,毫不吝啬地表达了对这位故人的敬意。听着对父亲的赞誉,冯洪志心中涌起强烈的自豪与感激。继而,邓小平又询问了冯洪志这些年来在海外的生活情况。当得知他们一家有意回国发展,邓小平沉思良久,显得颇为慎重。
冯洪志见状,急切表达心意。他向邓小平坦言,流落海外这些年,最难以割舍的依旧是故土。他没有其他要求,只希望余生能够返回故国安居,朝夕与祖国山河相伴。如果有能力为新中国做出一份贡献,也算继承父辈的遗志。邓小平听后,缓缓点头,言辞中却带着坚定的拒绝:“其实你留在国外,能够为国家带来更大的益处。”
这番话让冯洪志颇感意外和不解。邓小平随即详细解释,有两项关键任务需要冯洪志协助,而这些工作非他莫属。冯洪志立刻表态,无论多么艰巨,只要力所能及,必定全力以赴。
邓小平伸出手指,列举所托。希望冯洪志能够为缓解两岸关系出一份力。由于冯家与蒋家长久以来关系密切,冯洪志本人同蒋介石之子蒋纬国又是多年好友,曾在德国共度留学生涯,这样的渊源让他在台湾具备一定的影响力。冯洪志还是知名科学家,积累广泛的国际人脉,一直也是台湾方面竭力争取的对象。知晓邓小平的深意后,冯洪志立即执笔写信给蒋经国,呼吁他顺应历史潮流,推动祖国统一。蒋经国念及旧情,做出了回应,最终推动了大陆居民赴台探亲,这一步对缓和两岸紧张有着重要意义。
第二项使命,则是依托海外资源,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。冯洪志拥有丰富的学术与技术背景,身边汇聚众多高层次人才。如果这些人才能够为国家所用,无疑将大大助益于中国的发展。回美之后,他行动迅速,召集学界同仁,成立了泰山工业公司,主攻对华高新技术输出。直到今天,该公司仍然是中国引进技术的重要窗口,为祖国持续提供技术支持。
尽管冯洪志年事已高,他依旧遵循邓公当年的嘱咐,在海外默默地为祖(国)作出贡献。令人遗憾的是,多年以来,他始终未能如愿回国生活,却未因此心有怨言,而是以实际行动回报着祖国和人民。哪怕身居异国,冯洪志从未改变国籍,始终以一颗赤诚之心怀念、生动地践行着对祖国的忠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