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主权基金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涌入中国!景顺最新报告显示,管理27万亿美元(约193万亿人民币)的83家主权财富基金中,近60%的中东机构计划未来五年大幅增配中国资产,亚太、非洲、北美地区增配意愿更高达88%、80%和73%。一位中东投资者直言:“在清洁能源领域,中国没有真正的竞争对手!”
一、主权基金为何“抢滩”中国?三大硬核逻辑
1. 科技领导力颠覆认知
89%的主权基金重仓中国数字科技与软件产业,70%押注先进制造与清洁能源。华为算力芯片量产、DeepSeek AI大模型突破,推动外资投资逻辑从“市盈率”转向“市研率”。中东基金称:“我们正以曾经针对硅谷的战略紧迫性布局中国创新产业。”
2. 估值洼地触发“FOMO情绪”
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仅13倍,不足美股标普500(28倍)的一半;恒生科技指数动态PE仅15.7倍,低于历史均值23.8倍。景顺高管罗德·林格罗坦言:“现在有点害怕错过(FOMO),中国在半导体、AI、电动车领域已是全球领导者!”
3. 政策开放扫清障碍
中央结算公司近期简化境外央行开户流程,外资入市效率提升。这延续了沪港通、债券通等开放路径,2025年“国九条”更强制上市公司分红,年股息总额达3万亿元,为长线资金提供稳定收益。
二、资金已行动!市场出现三大信号
A股港股联袂狂飙
2025年7月21日,沪指单日涨0.72%创年内新高,创业板指涨0.87%;恒生指数突破25000点,创2022年2月以来新高,年内涨幅达24.6%。当日A股成交额放量至1.7万亿元,超4000只个股上涨,百股涨停。
外资持股比例突破警戒线
截至8月1日,思源电气外资持股比例达27.46%,双环传动、华明装备、宏发股份均超24%。外资基金经理透露:“24%是外资热情的‘温度表’,现在他们只买细分领域全球龙头。”
杠杆资金重返牛市水位
2025年8月5日,A股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,创2015年5月以来新高。同期,海外中国ETF单月吸金超20亿美元,MSCI中国ETF规模增长9.91%,韩国散户对中国股票交易额突破54亿美元,中国市场成其第二大海外投资目的地。
三、主权基金最爱四大黄金赛道
1. 数字科技(89%重仓):AI大模型DeepSeek推动算力产业链价值重估;
2. 先进制造(70%押注):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加速,优必选、宇树科技斩获量产订单;
3. 清洁能源(70%加码):中国太阳能、风电、电动车全球市占率超60%;
4. 生物医药(48%布局):创新药出海爆发,2025年上半年License-out交易额达608亿美元。
四、内外资形成“双轮驱动”格局
外资哑铃策略攻守兼备
施罗德基金披露,外资正采取“高股息防御+高成长进攻”策略:银行、电力等高分红股提供现金流安全垫;AI算力、机器人等成长股捕捉产业升级红利。思源电气、宏发股份等兼具分红与增长的标的被外资买爆。
内资杠杆资金激活人气
融资客重点狙击机器人、PEEK材料等热点题材。8月6日,机器人概念股批量涨停,杠杆资金三日净买入150亿元。中银证券指出:“当前市场下行风险被政策锁住,上行空间取决于存款搬家速度。”
五、政策“托底”打消外资顾虑
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证实:2025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中国股票101亿美元,其中5-6月猛增至188亿美元,彻底扭转过去两年净流出态势。外资持有人民币债券存量超6000亿美元,创历史新高。外汇局明确:“外资持股占比仅3%-4%,增配空间巨大!”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