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纸公告下来,摊上事的又是美国芯片。话说商务部这次的操作够直接,依据《反倾销条例》,真刀实枪地对美国产模拟芯片展开了反倾销调查。整个动静很大,掐指一算,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贸易纠纷,有点像是一场大戏开了头。
具体来看说,调查的重点围绕两个时间段:一个是2024年全年的倾销行为,也就是美国那边到底“甩”了多少芯片过来、价格压到了什么程度;另一个是2022年到2024年,这两年多里,美国芯片对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了多大“杀伤力”。这条时间线拉得足够长,狠狠瞄准了“因果关系”这几个字,搞清楚谁是主谋、谁在背锅。说白了,这一调查就是试图还国内芯片行业一个公平交易的环境。
看到这儿,朋友们可能会问,那这高深的“反倾销”离咱有啥关系?别急,还真有!这场大戏是国际版,但国内芯片企业们却有喜闻乐见的机会登台了。
第一眼瞄过去,像圣邦股份这种国产模拟芯片的“扛把子”,早就把产品线铺好了——信号链、电源管理,这些领域啥都有,而且本次调查瞄准的进口芯片,还跟它主营产品“撞车”。原本市场上,美国巨头德州仪器、亚德诺就经常“欺负”咱们这些本土企业,这会儿监管对价格操控一查,怎么想都是圣邦的机会。
而被称为“技术流”的思瑞浦,关键字写在脸上:高性能!它家的信号链芯片技术可以说是吃得很透,本次调查明确涉及的通用接口场景,更是它拿手的功夫。别忘了,国产替代一旦提速,这样的技术型企业,总是最早享利的。
再比如说斯达半导这种拿命拼专利数的硬核玩家,人家在IGBT模块领域多年的深耕已经出了效果。栅极驱动芯片恰好在调查范围之内,等国产化的风吹起来,不仅它自产芯片能卖得更快,还带动了整个IGBT的升级步伐,一箭双雕。
别以为只有高冷科技企业受益,像芯朋微这种和家电生产绑得死死的公司,也是赢家之一。你要知道,很多家电目前还得依赖国外芯片来撑门面,可本次调查可能让进口货减压甚至受限,这时候谁顶上高性价比的国产芯片,消费者的荷包基本就把选择权给它了。
但人说所有的“转折”都藏在细节里,这边机会带来的光环还没烧热锅底,风险那厢也咄咄逼人。市场可不是涵洞底下的风景画,股价一波动,投资者就能“被教育”。无数次历史教我们,政策利好是一股劲,但最终企业的实际业绩才是王道。看着这些企业能冲冲冲,我们也得冷静冷静,别听见风就是雨。
对于这次反倾销调查,很多人可能会想,国家撑腰发力了,这次国产芯片是不是终于不用仰人鼻息了?可别忘了,芯片没那么好做,缺钱烧研发、缺设备造芯片,这些现实问题依旧盘旋头顶。比起求一时之快,国内相关企业能不能抓住机会真心硬起来,这是最值得关注的地方!
那么问题来了,这一机会送到手上,是不是长期发展春天的开始,还是短暂的蜜月假期到底由谁说了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