耀世娱乐

美联储下调利率25基点,全球承压买单?美元涨落“捞利”手段犀利

发布日期:2025-10-07 22:00:05 点击次数:100

9月17日,美联储发布了最新的基金利率,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调低了25个基点,调整到4.00%到4.25%之间,这跟市场预料的一样。

这次降息,全球都得捏把汗——表面上说是美国给自己经济减压,实际上是把风险和成本全往世界其他地方推。

1、

几十年来,美元的涨落就像涨潮退潮,每回降息都像是精心算计好的一场“成本转移”,有人不得不买单,有人悄悄扛着,这里面透着美元霸权的老套路。

最先遭殃的,肯定是那些手里揣着一大把美债的国家和机构,咱们国家光明白白持有的美债都动辄上万亿,基本上就是把钱借给美国用了。

降息以来,利息就跟着缩水,打个比方,之前买1000亿美债一年能捞30亿利息,降息之后,可能就只剩下20亿,简直白白少了笔靠谱的收入。

日本和欧洲这些美债的大买家们也忒难受了,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收益缩水,更扎心的是没法随便甩卖,万一大批量抛出,美债价格嗖嗖下跌,手里的资产先赔得一塌糊涂,真是硬着头皮做了“冤大头”。

新兴市场那是每回降息都逃不开的“倒霉蛋”,简直被美元牵着走。美联储一降息,美元贬值,国际资本立马拿着美元往新兴市场涌,毕竟越南股市能蹿个20%,印度楼市回报也高,这比在美国吃低利率强多了。

眼下这些国家就像捡了钱似的,股市楼市跟着火得不得了,但别忘了,这钱可不是“好心援助”,恰恰是让泡沫越吹越大的“毒瘤”。

上世纪90年代就是活生生的教训,老美一降息,美元像洪水一样涌入东南亚,泰国、马来西亚的房价蹭蹭往上涨,好像经济热火朝天。结果美国一加息,资本一夜之间全跑了,泡沫当场爆裂,几十年打下的基础差点全打水漂。

2、

眼下越南、印度又重蹈覆辙,美元一进来,大家都乐开了花,等资金撤退后,剩下的只能是沉重的债务和一地鸡毛的烂摊子。

发展中国家还得背负一个更毒的后果:美元债务的“坑”,不少非洲、拉美国家想搞建设没钱,就只能借美元债。

降息刚开始那阵儿,看着挺合适,借钱成本低,谁都想多借些。可美元可是带“陷阱”的,一旦美国接着加息,美元价值蹭蹭往上涨,之前借的1亿美元本要还10个亿本币,现在可能直接得还15个亿,债务压得让人喘不过气来。

上世纪70年代,智利和墨西哥就被这么套进去,最终只能用矿山、油田这些命根子资源抵债,经济的话语权也跟着丢光了。

如今,好多非洲国家都陷入了“借新债还旧账”的死循环,降息顶多就是让这个坑越挖越深罢了。

咱老百姓的钱袋子也被偷偷割了“韭菜”,可大多数人根本没发觉,全球的石油、粮食、铁矿石这些必需品,几乎全都是用美元来报价的。

美国一降息放水,美元多了,商品价自然蹭蹭往上涨。2020年美联储利率降到零,全球油价粮价都飙升,咱家门口的食用油、天然气价钱也跟着抬高,买菜加油钱包都得紧一紧。

这种“输入型通胀”最让人防不胜防,你明明没挥霍,钱袋里的银子却越掏越薄,等于偷偷帮美国的宽松政策埋单。

连美国老百姓中的底层都甩不开这事儿,降息本想给经济加油,但撒出去的钱多数跑进了股市和楼市,富人手里的股票和房产越涨越值钱,贫富差距反而越拉越大。

3、

2008年金融危机过去后,美国降息拉动了市场,股市飙升了十几倍,可老百姓的工资没啥起色,想买房子还是难上加难。

降息的“效力”越来越快消失,这回把经济撑起来了,下回再出状况,政策可用的招数就更少了,最终还是让最底层的老百姓背锅。

说白了,这事儿根源还是美元霸主地位。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出来后,美元就成了“国际货币”,美联储也像个“全球央行”,作啥决策全盯着美国自己:经济不好就降息放水,通胀高了马上加息收紧,搞得这“美元涨落”弄的全世界经济乱七八糟。

别国压根没犯啥错,可偏偏得遭资本狂潮、物价飞涨、债务爆棚的折腾,别光想着美国降息是“利好”,那背后可藏着一堆隐形代价呢。

那些攥着美债的国家净赔钱,新兴市场顶着泡沫膨胀,发展中国家背上沉重债务,老百姓则吃通胀的苦头——这些代价撑起了美国那套经济放水的套路。

美元地位不倒,这出“谁来买单”的戏码就得不停上演,绝大多数国家和老百姓,根本没啥选择余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