灭蜀之战里,司马昭派了十大猛将来对付姜维,结果没一个善终!这十位都是谁?
公元263年8月,当时曹魏真正说了算的是司马昭,他琢磨着要打蜀国,就派了钟会、邓艾、诸葛绪三路大军,加起来一共18万精兵去攻蜀。司马昭这点心思明眼人都看得透——先把蜀国灭了,再回头收拾吴国,这样天下三分的局面就没了,整个天下就归他们司马家,他来当老大。
再看蜀国那边,当时能拿得出手的大将主要就是姜维,而且蜀国的地形特别好,易守难攻。所以对司马昭来说,想一下子把蜀国打下来,不光要在兵力上压过蜀国,在将领方面也得比蜀国的战将强一大截,才能成功。
也正因为这样,司马昭在打蜀国的时候,一共派了十大猛将来对付姜维。可让人没想到的是,这十个人最后全都死于非命!
那司马昭派的这十大猛将到底是谁呢?
第一位猛将:钟会
钟会,字士季,是魏晋时期挺有名的军事家。当时他带着10万精兵打川中,三路伐蜀的队伍里,就数他手里的兵最多,算得上是伐蜀大军的总负责人。不过等他打下汉中之后,就有点飘了;后来剑阁的蜀军大将姜维投降了他,他的野心就更大了,最后还被姜维说动,想搞点大事。
《三国志·钟会传》里写得很清楚:“欲使姜维等皆将蜀兵出斜谷,会自将大众随其后。”很明显,钟会是想争夺天下。但他这点小心思早就被司马昭看出来了,司马昭还亲自带兵去了川中。
与此同时,卫瓘、胡烈这些将领,没打算跟钟会站一队,最后跟钟会闹起了内讧,钟会和姜维都死在了乱军里头。钟会虽然打蜀国有功,可最后落了个死于非命的下场,他死的时候才40岁。
第二位猛将:邓艾
邓艾,字士载,也是曹魏有名的军事家,当初还是司马懿提拔起来的,在打仗方面特别有一套。之前姜维好几次北伐,都是邓艾牵制住了姜维,让姜维没打赢。
可到了灭蜀之战的时候,邓艾为了抢功劳太冒进,偷偷从阴平道绕了过去。等刘禅投降之后,邓艾就开始膨胀了,居然以曹魏的名义,给之前川中的大臣封了“新官职”。但他这事儿根本没跟司马昭打招呼,说白了就是“自己做主”,最后被钟会和姜维抓住了把柄。
结果司马昭就治了邓艾的罪,先让钟会带兵把邓艾关了起来,后来邓艾又被钟会诬陷,最后遭到卫瓘和田续两个人的迫害,丢了性命。
其实说到底,邓艾是个合格的军人,本身没什么二心,就是进了成都之后,做事没分寸,不合君臣规矩,但也不至于死。可偏偏他的做法被钟会抓住了小辫子,最后白白送了命。
第三位猛将:卫瓘
卫瓘,字伯玉,打蜀国的时候他是监军,手里还有一千精兵。司马昭让他当监军,说白了就是怕邓艾和钟会搞小动作,专门让他盯着这俩人的。
后来邓艾和钟会争权的时候,卫瓘也掺了一脚。当时钟会让卫瓘去川中抓邓艾,其实心里打的是借刀杀人的主意——想让邓艾把卫瓘除掉。这样一来,既解决了监军这个麻烦,还能借着邓艾杀监军这件事,跟司马昭说邓艾有反心!
这就是钟会的一石二鸟之计,可卫瓘也不傻。他到了成都之后,先跟邓艾手下的将领说明了来意,说这次来就是为了抓邓艾,因为邓艾有反心。还说要是大家愿意跟着一起活捉邓艾,朝廷不会追究你们的责任,只会处置邓艾一个人。
这么一说,邓艾手下的将领都被卫瓘拉拢过去了,钟会的如意算盘也就落空了。
最后邓艾被活捉,这么看下来,卫瓘是邓艾和钟会争斗的最后赢家。可没想到,到了公元291年,卫瓘在政斗里丢了性命,当时他都72岁了。他死了没多久,八王之乱就正式开始了。
第四位猛将:师纂
师纂原本是司马昭的主簿,打蜀国的时候,他跟着邓艾当司马。后来钟会和邓艾争权,师纂最后跟邓艾一起死了。
根据史料记载,师纂当官的时候“刻薄寡恩”,所以他死的时候,被士兵们打得很惨,全身没一块好地方。
第五位猛将:牵弘
牵弘是牵招的二儿子,当时担任陇西太守。打蜀国的时候,他也跟着一起去了,还带兵去打屯兵在沓中的姜维。蜀国被灭了之后,牵弘升了蜀郡太守,后来又当了振威护军,也算是有点成就。可没想到,后来他带兵跟胡人打仗的时候,被秃发树机能围住了,打了败仗,最后战死了,也是死于非命。
第六位猛将:胡烈
胡烈,字玄武,打蜀之战的时候他是征蜀护军,跟着钟会一起打汉中。后来钟会作乱,胡烈被关在了成都。最后胡烈想办法把自己被关的消息传了出去,他儿子带兵把他救了出来,算是逃过一劫。可到了公元270年,胡烈被鲜卑大军围住,最后战死在战场上,还是没逃过死于非命的结局。
第七位猛将:杨欣
提到杨欣,估计不少朋友都没听过他的名字,确实没什么存在感。但史料里记载,他当时跟着邓艾参加了灭蜀之战,还在彊川口和邓艾一起打败了姜维。
邓艾和钟会作乱的时候,杨欣侥幸活了下来。可俗话说“逃得过初一,逃不过十五”,后来杨欣跟鲜卑的将领若罗拔能打仗,打输了被杀了,同样是死于非命。
《魏书》里就有记载:“五世祖树机能壮果多谋略,咸宁中,又斩凉州刺史杨欣于丹岭,尽有凉州之地。”
第八位猛将:胡渊
胡渊是胡烈的儿子,当时听说他爹胡烈被关在成都,二话不说就带兵打进了钟会的营地,最后挑起了兵变。就是这场兵变,让姜维、邓艾还有钟会都死了。胡渊虽然在这次兵变里活了下来,可到了八王之乱的时候,还是丢了性命,一样是死于非命。
第九位猛将:邓忠
邓忠是邓艾的儿子,打蜀国的时候,他是邓艾的得力助手,打仗的时候冲在前面,跟着邓艾的大军偷渡阴平,最后成功打进川中,还和邓艾一起打败了诸葛瞻,逼着刘禅投降。
可最后,邓忠也没逃过命运的安排,跟他爹邓艾一起被处死了。
第十位猛将:许仪
许仪是曹魏大将许褚的儿子,可他死得太窝囊了——就因为没做好修桥开路的活儿,被钟会当场砍了头。说到这儿,估计不少朋友都会觉得唏嘘:许仪他爹许褚多厉害啊,没想到许褚的儿子死得这么憋屈。
当时许仪是钟会大军的先锋官,主要负责开路。就因为工作上出了点小差错,直接被上级领导杀了,等于是死在了自己人手里,同样是死于非命。
这么总结下来,参加灭蜀之战的这十大猛将,基本都没善终,像钟会、邓艾、邓忠、师纂,还有胡烈,都是典型的例子。对他们来说,大多是死在争权夺利里,可能本来没什么谋反的心思,可最后还是逃不过死的命运,实在让人觉得可惜。大家对这事儿怎么看呢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聊聊。#热问计划#